范文一:小学语文《桂林山水》教案
一、教学目标
知识与技能目标
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,如“澜”“瑕”“?!钡?。
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第二、三自然段。
理解课文内容,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。
过程与方法目标
通过有感情地朗读、品味优美词句,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热爱之情,培养学生的语感。
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,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。
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
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,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。
二、教学重难点
教学重点
感受桂林山水的特点,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。
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,掌握排比、比喻等修辞手法。
教学难点
让学生通过文字想象桂林山水的美景,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之处。
三、教学方法
讲授法、朗读法、讨论法、情境教学法
四、教学过程
导入环节
播放一段桂林山水的视频,提问学生:“同学们,你们知道这是哪里的美景吗?”引导学生说出桂林山水,从而引出课题《桂林山水》。
知识讲解环节
初读课文,解决生字词。教师范读,学生跟读,注意字音的准确。如“漓江”的“漓”,“翡翠”的“翡”等。
精读课文,分析桂林水的特点。引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,找出描写桂林水特点的句子,如“漓江的水真静啊,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;漓江的水真清啊,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;漓江的水真绿啊,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?!比醚寤崤疟染涞淖饔茫惺芄鹆炙木?、清、绿。
用同样的方法分析桂林山的特点,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,体会桂林山的奇、秀、险。
互动环节
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:“作者为什么能把桂林山水描写得如此生动形象?”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。
开展“我是小导游”活动,让学生选择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一段,进行导游式讲解,其他同学进行评价。
练习与巩固环节
出示一些描写景物的句子,让学生判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,并仿写句子。
让学生选择一处自己熟悉的景物,运用排比、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。
课堂总结环节
请学生回顾桂林山水的特点,教师进行补充总结,强调作者通过细致观察,运用优美的语言和恰当的修辞手法,将桂林山水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作业布置环节